TEL:15802982828      029-87382346

西安城市绿化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当今世界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城市作为一个规模庞大、关系复杂的动态生态系统,由社会、经济、自然子系统复合而成,具有开放性、依赖性、脆弱性等特点,极易受到环境条件变动的干扰,而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唯一具有自净功能的组成部分,在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美化景观、增进居民身心健康等方面起十分重要的任用。近一、二十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问题的加剧,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城市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必采取的重要手段,许多国家已将其作为城市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一个衡量标准。
 
 
    一、我国城市绿化工作的回顾
    1 ,50- 60年代,我国的国民经济处于恢复阶段,这一时期我国的城市绿化工作以“见缝插绿”为指导,绿化工作基本上属于保护、整修和维持原状状态。
    2,70年代未,我国的城市绿化工作在总结文化大革命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绿化必须“连片成团,点线面相结合”的方针,城市绿化工作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3,80年代以后,我国的城市绿化工作者在系统总结过去30年工作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北方以天津为代表的“大环境绿化”,南方以上海为代表的“生态园林绿化”。1991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将“生态园林规划与
 
实施”列入“八五”科技攻关项目之一,这意味着中国的城市绿化工作从此有了理论的指导,将迈向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二、我国城市绿化建设的现状
    1、我国城市绿化的基本情况
    城市绿化是国土绿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标志之一,它对塑造城市形象,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及改善投资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的城市绿化建设稳步发展,尤其是1981年以来,全国人民响应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全民义务植树”倡议,贯彻全国人大《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定》以后,城市绿化得到了迅速发展(见表1),在美化城市景观、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八五期间,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19%提高到2200,全国参加义务植树的人数达25亿人次,义务植树122亿株,全国人工种草667万公顷,公园数由1970处增加到3619处,面积由4. 0万公顷提高到7.3万公顷,人均公共绿地由3 . 9m2增加到5.0m2 0  1999年底,全国667个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591000公顷,绿地率达2300,绿化覆盖率已达到27. 44 0 o,人均公共绿地6. 5m2,公园动物园数达到4219个,面积77137公顷,涌现了北京、秦皇岛、十堰、大连、烟台、威海、青岛、南京、马鞍山、合肥、淮阳、杭州、上海浦东、三明、厦门、深圳、中山、
 
珠海、佛山、南宁等20个“园林绿化先进城市”。
 
 
    2、我国城市绿化的法制建设情况
    进入80年代,我国城市绿化建设的相关法律制度逐渐完善。第五届人大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定》,规定“年满11至60岁(女55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除老弱病残者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义务植树3一5棵,或者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它绿化任务。”国务院随后颁发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城市绿化条例》,各地也相应地制定了本地城市绿化的法律、法规。如北京市制定的《北京城市绿化条例》,对北京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城市绿地的规划管理、古树名木管理、伐移树木和占用绿地、绿化财务管理等问题作了详细规定。
    3、我国城市绿化的科学研究进展
    建国以来,我国在城市绿化工作上开展了科研攻关和技术革新,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如在改良、引进绿化新品种、工厂化育苗、病虫害的防治、绿地的喷灌、滴灌技术、大树移栽技术、古树养护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计算机辅助绿化设计、管理技术和遥感技术在城市绿化中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八五”期间,北京成功地引进、改良了150多种新品种,为丰富城市景观、改善环境质量作出重大的贡献。
    三、我国城市绿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1、城市化水平的增长与绿地面积不足的矛盾日益扩大
    进入80年代,我国的城市化速度持续增长(见表2),到1999年底,我国共有城市667个,城市人口38892万人,城市面积813000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22000平方公里,城市范围内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462人,城市化水平为30. 89 0 o, 2000年城市化水平比1999年上升了5个百分点。随着城市化水平的增长,城市中心区建筑容积率、车流、人流量的迅速提高,城市设施的建设面临巨大的压力,废气、噪声、热岛、空气细菌量、碳氧比例等离人们正常的生理、心理健康需要日趋遥远。这对原本已不堪重负的自然资源不断施加压力。据统计,1999总悬浮颗粒物(TSP)是中国城市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60.0%的城市TSP浓度年均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占统计城市的28.400,氮氧化物污染较重的多为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城市。
 
    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资料都表明,在常规情况下,30%一50%的绿化覆盖率才对其生态平衡具有临界中高度的意义。即达到或超过这一幅度,生态环境有望向良性循环发展,如达不到或下降,生态环境将趋于恶化。虽然我国的城市绿化面积连年增长,但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严重不足(见表3),联合国生物圈环境组织提出城市最佳居住环境需要人均公共绿地60m2,而1999年未我国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仅为6.52m20 1996年,欧、美、亚20个主要城市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37.2m2,是我国的6倍。城市化水平的增长与绿地面积不足的矛盾正在日益扩大。
 
    2、城市绿地分布不均衡
    随着城市的扩张,新区开发,旧区拆建,我国城市绿地出现了外移现象,同一城市郊区、新区绿地面积有所增加,但市区公共绿地却在大量减少。不少城市看上去还过得去的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市郊的大片林木用地来体现的,杭州市曾因人均占有5 . 4m2经地面积被评为“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但其绿地主要集中在西湖风景区,如果除去这块绿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仅1·7m2。    不同城市由于在自然条件、经济水平上存在差异,城市绿地面积相差甚大(见表三)。1995年未全国的46个主要城市中,人均公共绿地超过7m2的城市仅有11个,而这些城市绝大部分集中分布在长江以南,深圳的人均公
 
共绿地面积最高,达到35m2 0    3、城市绿化总体水平不高
    由于我国城市绿化的行业标准少,而且没有完善的城市绿化质量评价方法,而且不少城市在进行城区规划时单考虑城市绿化的面积,忽视城市绿地系统同城市依托的自然环境及历史文化特征相结合,未能突出该城市的绿化特色,从而导致不少问题的出现,主要有:
    许多城市在加大绿化力度的同时,没有考虑当地土壤气候条件和人文历史因素,绿化品种单调,使各街区面貌大同小异,相邻城市绿化雷同,掩盖了各城市自己的景观特色。以苏州为例,近几年来,苏州市片面追求城市绿化的常绿效果和美化效果,主要发展了以香樟、广玉兰和灌木、草坪搭配的绿地,品种单一,没能体现苏南水乡的特色。
    行道树树种单一,数量偏多,分布过于集中,导致病虫害严重,树木死亡,治理费用连年增加。如保定市全市大小59条道路广泛种植“市树”国槐,占所有行道树的5000,1995年,红蜘蛛大量蔓延,不足一个月便造成全市70%的国槐树叶脱落。
   4、城市绿化建设、养护资金不足,制约了城市绿化总体水平的提高
    城市绿化效果和功能的体现和发挥不是竣工后就可全部得到的,后期养护和管理的质量更能发挥绿化的功效。我国城市绿化建设养护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城市绿化总体水平的提高。目前北京市执行的绿地养护标准仅为6. 5元/m2m,按此标准,2000年绿地养护管理的资金需要5千万元,而实际到位的资金只有2千万元,使得专业养护管理面临巨大的压力。为了弥补养护经费不足,各单位把主要精力放在绿化新工程上,造成重工轻养的现象发生,城市绿化养护管理模式采用被动型的管理,杂草丛生了才去除草,病虫害发生了才去治虫,有的甚至放弃绿地树木、草坪正常的养护、补植工作及绿地设施的正常维护、维修工作,严重制约了养护管理水平。
    四、我国城市绿化工作的发展方向及对策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曾指出“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护,防治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江总书记说“到2010年要基本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城乡环境建设普遍要有明显的改善,建成一批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陛循环的城市和城区。”这为我国的城市绿化工作指明了今后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证。
    1、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城市绿化最大的特点是先投资,后受益,间接效益与直接效益并存,所以有关部门要制定长远战略,对绿化建设工作常抓不懈。另外,还应出台一些具体政策,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建设以保证城市绿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2、制定可行的、超前的城市总体规划
    在城市建设、改造之前要制定一个可行的、超前的规划,严格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编制各种用途绿地详细规划,包括绿地的质量、规模和分期实施计划,以确保城市规划绿化指标和规划绿化用地的落实,从根本上避免重复浪费和短期行为。要做好局部的、具体的规划,留有足够的绿化用地,严禁规划绿地改作它用。为确保绿化指标和绿化用地的落实,有必要让相关的城市绿化部门参与城市绿化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查、建设、验收、监督全过程。
    3、采用各种方式提高绿地生态效益的效率
    园林植物的生态效益如光合作用、吸收噪音和吸滞粉尘等功能基本上全靠植物的叶来完成,故增加生态效益就要增加叶面积。乔木的叶面积可达到其树冠正投影面积的20倍左右,灌木是5- 10倍,草更小,所以绿化植的选配要以乔木为主,乔、灌、草、藤、花相结合,形成多品种、多层次的群落结构。
    不同的树种生态作用和效益是不同的,为提高绿地的生态效益就必须在生物多样性原则的前题下合理选择与配置绿化植物的种类,选择与各种污染相对就的抗性树种和生态效益高的树种,如吸收二氧化硫较强的树种有侧柏、银杏、大叶黄杨等,吸收氯气较强的树种有刺槐、小叶女贞、猖实等。
    提高单位面积绿地叶面积水平是在有限的空间里营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系统、创造美好的居住环境的关键,可以采取以下几条措施提高叶面积水平:发展城市立体绿化,包括屋顶、阳台、窗台、墙面等的绿化,全面利用起来可以增加可观的绿地面积;开发绿化死角,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污水塘、垃圾场、河岸、住宅周围裸露地带栽种上花草树木。
    4、重视大环境的生态建设,加强城乡结合部、通道绿化的建设城乡结合部和通道的绿化是城市大环境生态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进行城乡结合部、通道绿化是扩大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一种重要、有效的式。城乡结合部、通道绿化的建设要以城市林业理论为指导,营造各种类型的防护林、风景林、经济林,为市区生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建立生物廊道,为野生动物创造栖息地,为市民提供短途旅游和改善生活环境,推动绿化产业的发展,为城郊居民提供经济来源。
    5、多方面、多渠道筹措城市绿化资金
    城市绿化建设的投资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增加包括土地和资金的直接投入,建议试行部分退税制,即在对园林绿化业的税收中返回4000-50%作为绿地维护资金。
 
    城市绿化工作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与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人民城市人民建,城市绿化资金除从城市维护费中列支和有关部门筹集外,也要调动全社会力量,合作兴建绿地。一可本着“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向居民收取一定的绿化养护费,二可设立绿化建设基金,吸引民间、志愿部门和国外的资金投入到绿化建设中来。
    6、在城市绿化工作管理中引进参与式管理的模式
    在城市绿化工作管理中引进参与式管理模式,让城市居民参与到城市绿化的规划、论证、决策、建设中来,这样即可以增进居民与政府的相互理解,又能让居民以“所有者”的身份认真对城市绿化建设,自觉地去了解绿化相关的知识。这样的城市绿化建设与社区的利益相关,可以获得社区居民的大力支持,使绿化真正成为人们自觉的行动。
 
 
 
 

<<返回查看更技术资讯

版权声明:本文为西安水云间原创,转载须注明出处和链接:https://www.syj99.com/news/161.html
TAG:喷雾造景 西安 城市绿化
上一篇:人造雾应用前景广阔
下一篇:水云间高压喷雾系统常见故障维护